股票代码cccsss

导航

同心“筑”梦 点燃家校社协同育人的“星星之火”

来源:雷火官方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09 23:05:05

分享本文 :

  自2024年10月以来,每周三的下午3点10分,雨城区第十小学新建的心理辅导室总透着融融暖意。孩子们围坐成圈,在团辅活动中分享心事、传递欢笑,阳光穿过洁净的玻璃窗,轻轻落在崭新的桌椅上,折射出一道道彩虹般的光晕,像撒下了一把细碎的星光。这寻常又动人的画面,正是雨城民革打造的“同心基地”里,无数温暖瞬间的缩影,在这里,每一缕阳光都见证着成长,每一次相聚都藏着守护的力量。

  在一次雨城民革党员活动中,一场关于教育的深刻对话在闲聊间悄然展开。曾执过教鞭的雨城民革专职副主委赵霞,与草坝中学德育主任、民革党员杨梅谈及中学德育工作时,两人神情渐渐凝重。交流中,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学德育工作正面临多重困境:学校德育孤军奋战、家长监护缺位、学生逆反心理滋生,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,这样一些问题交织在一起,让立德树人的征程布满了荆棘。

  教育本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而民革历来重视教育工作,从80年代创办中山学校到90年代开展捐资助学活动,始终在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。“新时代里,雨城民革应当成为连接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的那股力量。”正是这一充满温度的共识,催生了雨城民革“同心服务”的构想——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,以心理团辅为滋养剂,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。

  2023年4月,经过前期的考察调研,并积极争取教育部门与学校的支持,雨城民革着手筹备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。这支由16名精英组成的团队,不仅有法律界的专业技术人员,还包含3位深耕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。他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,如同勤劳的园丁,在家庭教育的园地里默默耕耘。服务团精准聚焦家庭在教育方法的理念与方法上的痛点,精心打造了一场场 “教育盛宴”。以“语言的力量”“五种类型的父母”“境教”等为主题的公益讲座,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家长的心田。为了呈现更优质的课程,小组成员持续汲取新知识,深入钻研精品课程内容。每场讲座结束后,民革机关干部都会与授课老师围坐在一起开展深入研讨。在交流中,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,让讲座的结构愈发严谨、层次更加清晰,与家长的情感共鸣也日渐深厚。

  截至目前,服务团队已累计开展家庭教育、品格教育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、家风建设等各类讲座40余场次。在雨城区第十小学的一场讲座结束后,有位家长手捧鲜花,眼含热泪地拥抱了授课的李燕老师,激动地说:“感谢您让我们学会怎么样走进孩子的内心。”这样的感人瞬间,成为服务小组成员坚守初心的强大动力。

  雨城区第十小学对家庭教育的热忱,如同一颗火种,点燃了雨城民革打造“同心基地”的灵感。起初,团队只是计划在该校举办一期家庭教育读书会。然而,当看到家长们在讲座上全神贯注的神情,看到学校主动提供闲置办公室作为读书室却因而无法添置桌椅时,赵霞和同事们陷入了深思:“咱们不可以仅仅做一场读书会,而要打造一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标杆阵地。”

  民革党员的责任感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,推动着项目的进展。中山文化支部主委吴照平率先伸出援手,捐赠1万元;社会服务支部主委唐晓琴凭借丰富的社会资源,牵线万元善款。在设计环节,唐晓琴动员朋友免费提供设计图和施工图;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,小组成员与学校、心理咨询师一起精打细算,“货比三家”挑选劳务团队。

  2024年10月,总投资2万元却温馨大气的同心基地正式落成。这里功能齐全、设施完备,单设了雅安市首个学校专职心理咨询室,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“样板间”。

  同心基地的建成,只是育人征程的起点。服务团的心理咨询师们以每周一课的频率,为雨城区第十小学的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团辅活动。从最初的9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 14 名,从学校的尝试性参与到将团辅课纳入固定课程,孩子们的变化便是最好的答卷 ——“团辅课就像一场心灵的游戏,让我们充满力量。”

  这份成功实践如同一束强光,照亮了更广阔的育人天地。今年1月,在雨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代表团会议上,赵霞向参会的老师代表们介绍了心理团辅项目,引发了大家的关注。5月,应四川省雅安中学九年级某某班的邀请,服务团带着精心设计的团辅活动走进校园,为面临升学压力的学子们送上了一场轻松愉悦的心灵之旅。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压力,在互动中增强信心,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
  为了让更多孩子受益,雨城民革积极拓展社会资源,成功争取到企业家以冠名形式支持“家庭教育+心理团辅” 全链条服务。如今,同心服务的影响力如同涟漪般不断扩散,慢慢的变多的“同行者”加入其中,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天空。

  从一场触动心灵的对话,到一支专业敬业的服务团队;从一间简陋的读书室,到一座功能完备的同心基地;从一所学校的试点探索,到多所校园的辐射推广——雨城民革用行动诠释着“同心同德、同心同向、同心同行”的深刻内涵。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,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。未来,雨城民革将继续以家庭教育为根、以心理团辅为翼,携手家庭、学校与社会,在协同育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,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